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8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北京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 全市平均降雨量331毫米 北京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 全市平均降雨量331毫米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表示,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 从气象监测数据上看,单站降雨量破历史极值,昌平区王家园水库降雨达到745毫米,是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记录到了更高极值,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有3个点位,700毫米以上的有51个点位。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331毫米,83小时内降雨是常年年均降雨量的60%。 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 83小时内降雨是常年年均降雨量的60% 门头沟区平均538.1毫米,房山区平均598.7毫米。降雨导致的洪水来势快、量级大、峰值高。永定河流域卢沟桥最大洪峰流量是1925年以来的最高值,从1000立方米/秒上涨到峰值4650立方米/秒仅2个小时。大清河流域漫水桥站最大洪峰流量5300立方米/秒,是有实测资料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拒马河流域张坊站最大洪峰流量6200立方米/秒,位列有实测资料以来历史第二位。 大清河流域漫水桥站最大洪峰流量5300立方米/秒,是有实测资料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拒马河流域张坊站最大洪峰流量6200立方米/秒,位列有实测资料以来历史第二位 【伤亡】 【伤亡】 北京因灾死亡33人,18人失踪 北京因灾死亡33人,18人失踪 截至8月8日24时,北京因灾死亡33人。发布会现场全体起立为遇难人员默哀。 发布会现场为遇难人员默哀。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截至8月8日24时,全市因灾死亡33人,主要由洪水冲淹、冲塌房屋等原因造成;因抢险救援牺牲5人。还有18人失踪,包括1名抢险救援人员。“在此,我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因公牺牲同志和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向他们的家属表示最诚挚的慰问!” 全市因灾死亡33人 因抢险救援牺牲5人。还有18人失踪,包括1名抢险救援人员 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近12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5.9万间,严重损坏房屋14.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2.5万亩。目前这些灾害损失仍是阶段性数据,造成的财产损失还在持续统计中。 近12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5.9万间,严重损坏房屋14.7万间 农作物受灾面积22.5万亩 【影响】 【影响】 北京罕见特大暴雨造成西部山区损失重大 北京罕见特大暴雨造成西部山区损失重大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特大暴雨造成严重灾害,西部山区损失重大。 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接报地质灾害369起,是多年平均数量的10.5倍。特大暴雨对山区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水利工程方面,110余条河流发生超标准洪水,280余公里河道堤防损毁;4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16座水闸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水务设施方面,20座城乡供水厂、264座农村供水站、1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363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停运或受到影响,1980余公里供水管线、2140余公里排水管线受损,全市507个村供水受到影响。电力设施方面,70条10千伏供电线路、1812个台区、9600余处配电设备受损,造成273个村和16个小区断电。通信设施方面,3188个基站、1367个铁塔、3146公里杆路受到损毁,造成342个村通信中断。交通设施方面,县级以上公路受损93条段,乡村公路受损840条段,256个村交通中断。 暴雨致门头沟31万余人受灾,约占全区人口77% 暴雨致门头沟31万余人受灾,约占全区人口77% 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介绍,7月29日以来的这场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使门头沟区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破坏程度最强、受灾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 初步统计,全区受灾人口约31万人,约占全区人口77%;房屋倒损8418间、严重损坏26493间;城乡道路、电力、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大量损毁;全区有40个村需要重建,例如大家熟悉的潭柘寺镇,有47%的村全面受灾,王平镇16个村、4个社区全部受灾,其中11个村需要重建。此次洪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受灾人口约31万人,约占全区人口77% 房屋倒损8418间、严重损坏26493间 40个村需要重建 47%的村全面受灾 暴雨致房山2.15万户房屋损毁倒塌,6300余辆汽车被淹 暴雨致房山2.15万户房屋损毁倒塌,6300余辆汽车被淹 房山区委书记邹劲松介绍,房山区是本次特大暴雨灾害导致人员财产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暴雨损毁县级以上公路10条、乡村公路230条、桥梁119座,77个村断路。北沟108国道多处被洪水冲毁,132个村通信中断,218个村供水中断。琉璃河和窦店2个110千伏变电站被洪水浸泡,无法正常工作,导致134个村和16个社区供电中断。损毁倒塌房屋2.15万户、6万余间,6300余辆汽车被淹,全区20万亩耕地全部被淹,8.1万亩减产,3.3万亩绝收。有关灾害损失评估还在深入进行中。 损毁县级以上公路10条、乡村公路230条、桥梁119座,77个村断路 134个村和16个社区供电中断 损毁倒塌房屋2.15万户、6万余间,6300余辆汽车被淹,全区20万亩耕地全部被淹,8.1万亩减产,3.3万亩绝收 【救灾】 【救灾】 北京全市累计转移群众8.2万余人,全部村已恢复供电 北京全市累计转移群众8.2万余人,全部村已恢复供电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一刻不停“抢险、抢修、抢通”,全力做好“四通一保”、伤员救治、群众安置等各项救灾工作。 快速抢通道路。全市投入3400余人、2400台(套)机械设备,经过两天艰苦奋战,8月4日108、109国道全线抢通。8月7日,256个断路村全部具备应急通车条件。 快速抢通道路 256个断路村全部具备应急通车条件 快速恢复通电。全市投入2400余人、105台发电车、427台发电机的抢修力量,8月4日恢复16个小区供电。截至8月8日18时,除异地安置的9个村外,全部村已恢复供电。 快速恢复通电 全部村已恢复供电 快速恢复通水。全市紧急调配专业力量700余人和应急供水车70余辆,全面完成房山良乡、门头沟城子2个主力水厂抢修,有效保障区域供水。截至8月8日18时,通过管网抢修、安装净水设备、提供应急水车等方式,除异地安置的5个村外,全部村已恢复供水。 快速恢复通水 全部村已恢复供水 快速恢复通讯。全市采取基础修复和应急措施恢复通信,8月4日打通了最后一个失联村应急通讯。截至8月8日18时,342个村全部恢复通信。 快速恢复通讯 342个村全部恢复通信 多措并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截至8月8日18时,全市累计转移群众8.2万余人,利用村委会、学校、体育馆、保障性住房等场所,集中安置受灾群众。我们为集中安置的受灾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基本生活物资,配备了医护人员和相关药品,并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 多措并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加大物资保障力度。全市调拨送达各类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14类84万余件;调配直升机64架次、无人机66架次,累计投送食品、水、药品等各类物资约26吨,基本解决受灾严重地区物资短缺问题。 加大物资保障力度 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做好灾后防疫。全市派出242人组成的医疗工作组分赴重点区,转运伤病员3000余人次,协调48名专家指导和支援重点区医疗救治。及早启动灾后防疫工作,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严格受灾地区水质监测和消毒,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做好灾后防疫 北京市利用各流域上游水库拦洪,拦蓄洪水4亿多立方米 北京市利用各流域上游水库拦洪,拦蓄洪水4亿多立方米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介绍,本次暴雨洪水主要发生在北京西部、西北部,永定河、拒马河、大石河等流域都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对北京市防洪工程体系和洪水防御工作是一次严峻考验。 台风“杜苏芮”登陆后,水务部门密切跟踪云团行进路径,加密与气象部门会商,依据气象部门降雨预报结果,及时利用“北京模型”开展洪水预报,确定洪水总量和峰量等关键要素,超前发布洪水预警,提前48小时启动防洪排涝III级应急响应,提前24小时升级至I级应急响应。水利部、海河流域防总高度重视北京本次洪水应对工作,派出多路防洪工作组,全程指导北京市雨水情测报、洪水调度、险情处置等工作。北京市利用各流域上游水库拦洪,拦蓄洪水4亿多立方米 北京市利用各流域上游水库拦洪,拦蓄洪水4亿多立方米 北京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形势平稳,未发现聚集疫情 北京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形势平稳,未发现聚集疫情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表示,当前全力救治伤员是灾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北京共转移伤病员3300余人次,其中最大的98岁,最小的为刚出生几个小时的双胞胎新生儿。各医院组织专家24小时值守,开辟绿色通道救治伤病员,目前病员病情平稳。灾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恢复诊疗,村卫生室正通过不同方式送医送药上门。 夏林茂表示,通过前一阶段的努力,目前受灾地区饮水、食品卫生得到有效保障,正在对污染环境进行及时清理消毒,传染病疫情形势平稳,未发现肠道传染病等聚集疫情。北京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形势平稳,未发现聚集疫情 北京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形势平稳,未发现聚集疫情 【重建】 【重建】 北京明确灾后重建思路: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 北京明确灾后重建思路: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表示,接下来,全市将统筹规划,全面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的思路是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可持续发展。 “一年基本恢复”,就是要经过一年左右时间攻坚,基本修复影响防洪的水毁水利设施,完成损毁房屋修缮加固和农村居民自建住房原址重建,科学选定集中安置点位,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保障能力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让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年全面提升”,就是要用三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受灾地区发展能力明显改善,为群众营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长远可持续发展”,就是着眼长远、整体规划,优化受灾地区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市上下将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恢复建设和能力提升,抓紧修复受损基础设施,科学谋划、尽快启动灾后重建,千方百计恢复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让群众拥有更加安全、更加美好、更加宜居的新家园。 目前,本市已对水务、交通、电力、通信等水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需求进行系统摸排,制定了恢复重建项目推进实施方案、资金保障方案,按照突出重点、保障应急、远近结合的原则,明确重点工作任务,统筹推动恢复重建工作加快实施。 编辑 代文佳 校对 朱名恬 举报/反馈
Copyright © 2008-2023